2016年10月2日 星期日

[番外篇] 台北觀察 - 你的不快樂,是因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最近被問到一個老派的情境題:

A:有錢,你不太喜歡的人,或者,沒有那麼喜歡的人。

B:沒有錢,但你很喜歡的人。

你會選擇哪一個?

----------------------------------------------------------------------------------

一個朋友的答案是:她會依照未來的發展性來看,如果是有前途的人,就算現在沒錢,也只是一時的情境罷了。

聰明理智不愧是我朋友(往臉貼金)



十年前我當然會選擇喜歡的。

現在我會覺得我兩個都不選,
因為當情境會讓你產生猶豫,就代表這根本不是喜歡或愛,代表當初對於這樣的情感並沒有思考清楚。

我現在會覺得「自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不僅僅是知道自己的特性、能力和發展侷限,更要去想「我究竟想要什麼樣的生活」,當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能夠知道自己要往哪裡去,做什麼樣的選擇。

古今中外有大成就的人,都是很早就知道自己應該要往哪去,甚至是稍微有所成就的人,他們很早就知道自己要什麼,去看他們的想法和思路,就會發現那些選擇對這些人來說,根本不是所謂的破釜沈舟或是重大決定,而僅僅是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罷了。

當你知道自己要什麼,就會驚覺時光飛逝不待人,根本無暇覺得其他人奇怪。

那些會到處評論別人的生活怎麼樣的人,自己的生活往往不值一提,因為他們連自己的生活都過不好了,還妄想要指揮別人的人生,整天為了別人的事情大驚小怪浪費自己的時間。

想清楚自己要的生活,往那個方向去,自然而然就會找到路。

這不是一個休養思考幾天就可以想到的事情,而是長時間的練習,非常不容易,幾乎天天都要做至少一次:你要關注自己的每一個想法,每一次決定,問自己「為什麼我覺得這樣是好的?」「為什麼我討厭這樣?」去梳理出自己的價值觀,進一步瞭解到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當你不知道自己的價值觀,也不會知道自己喜歡的生活是什麼,不知道該追求什麼,你就不可能知道自己想要的另一半是什麼樣子(甚至你連自己究竟喜不喜歡都搞不清楚),並且在其他人(通常是你的父母)的價值觀中感到焦慮不安,或是在別人臉書發了什麼東西的時候,感到焦躁或是不平。

坦白說我覺得最爛的結婚理由,就是「因為年紀到了。」
就跟你為什麼死了,理由一樣,也是「因為年紀到了。」

隨著年紀增長,慢慢就會發現,能夠遇到「非常喜歡」、「互相喜歡」進一步而能夠「一起生活」,「擁有相同價值觀」的人少之又少。經常性的情況是你發現你喜歡的人不喜歡你,一起交往卻不代表能夠一起生活,而能夠走入生活又不見得相安無事。

當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時候,會在過程中產生無數猶豫,感覺許多未知橫槓在你面前,期待其他人給你答案,期待抽籤,期待算命或是下一次所謂「緣份」。

期待能有人給你「最好的選擇」。

但這個選項根本不存在。
就像賭場裡面賠錢的,經常不是想要贏錢的人,而是怕輸的人。


幸福永遠永遠是你放棄了一些東西,才能夠得到的。
過程中的掙扎和不圓滿,是必經的路程:

你放棄其他可能性,所以才會有幸福的伴侶關係。
放棄清閒的一人假日,才會有幸福的家庭生活。


幸福的人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討厭什麼、能夠接受什麼,能夠放棄什麼。

焦慮、掙扎,或是因為其他人說了一些什麼而動搖,都僅僅只是因為你沒想過自己要什麼,或是根本沒想清楚過。

就算其他人告訴你什麼,說再多分析再多,你還是會不開心,覺得問題並沒有被解決。因為你沒有去挖掘你內心的答案,其他人說再多、給再多建議,都沒有用。

因為答案一直在你內心深處,只是你不願意去挖掘而已。


這城市有太多太多心不安的人,而心不安都只是因為沒有去思考自己的價值觀。
你的不快樂,是因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