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亂七八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亂七八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1月2日 星期一

170103


「來時秋雨滿江樓,歸日春風度客舟。」


新年啊,其實並不是新的開始。

每年的年初總是會讓人有種錯覺,覺得嶄新的未來就要開展,但其實並不會,因為你沒有辦法透過同樣的思維和同樣的行為模式獲得不同的結果。


然而我始終覺得思維和行為模式只是一種個人特質,無所謂好壞,也很難模仿得來。
重點是能不能足夠瞭解自己,並且將自己擅長的部分用在好的方面。

答案永遠只能向內追尋,也就是自知,
知道什麼是自己喜歡的、什麼是自己擅長的,進一步找到自己在世界上舒服的位置。


連續兩週內觀,發現自己其實異常的沒有野心,哈哈。
雞蛋和高牆之間,最終決定回來陪雞蛋了。


12月底這幾天,真的很感謝大家的各種照顧和拍拍(淚目)。獲得了很多鼓勵,以及許多很棒的建議,我會好好努力的。


人的一生有限,礙於自己的能力,也許能夠完成的事情並不多,但接下來主要會是這件:

「用自己的專業幫助更多需要的人。」



(以上)

2016年12月26日 星期一

161226 回顧




臉書有一個我覺得很可怕的功能:隨機顯示你幾年前的照片。

總是被提醒曾經做過什麼蠢事,還拍照這樣(哈哈),雖然印象中好像總是累得跟狗一樣,但秉持著不抱怨也不埋怨壞事,所以反而留下了許多很棒的回憶和印象。果然還是喜歡累過之後的嗨感。

還記得快要離開的時候,獲得了很多幫助,寫了一些卡片,也收了一些卡片,果然只要回望,就能獲得繼續往前的能量。

[一月]
交接,開始新工作。
因為是已經熟悉的東西,所以上手很快,感覺沒有什麼困難,甚至有點輕鬆。


[二月]
開始正式忙碌起來,巡迴,然後是忙完之後的年假。
第一次休到一整個完整的年假,感覺是,有點奇怪,還是用書本和筆記塞滿了。


[三月~五月]
開始試著規劃整個活動流程,發現自己在寫銷售文案的部分還需要改進,但寫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比方說合約書或是一般公文好像還行(廢話之前練三年不是假的)。


[六月]
還是在辦活動,到月底的時候得知需要出差,準備後立刻出發。


[七月]
北京生活開始。
一樣的方向,不一樣的工作方式。
北京觀察開始。


[八月]
去了一趟日本。
因為本來說會有假,但買完機票旅館後有變,雖然可以砍掉的,但老闆人好好還是讓我去了。
帶了阿姊和阿姊的朋友走了一趟,進行各種體驗。寫到這兒熊熊發現我沒有寫心得和行程筆記,後來整個太忙了呈現一種做完工作就啥都不想管的糟糕狀態;如果更有心力一點,想要規劃得更好一些。


[九月]
第二波,開始認真學Ruby on Rails。


[十月~十一月]
第二波開始。
這邊進入忙碌高峰,白天工作,下午抓時間學,晚上修教材,雖然明知道都是細節,但陷入了想要做好一些,又覺得時間不夠用,各種疲勞慢慢累積。


[十二月]
告一段落。

現在回顧,覺得當時應該要每週留一個時間,回到初心,而不是拍腦門下決定,並且沒能仔細的確認好東西。說穿了就是疲勞,沒有好好設定自己的時間規劃,讓自己能夠穩定高效的產出,反而是瑣碎讓自己變得疲勞最後拖垮一切。

不知道為什麼並不覺得可惜也沒有眷戀,正如同我離開另一個職業一樣,也許就像某句話說的「每件事情都是禮物」,要不是得到什麼,就是學到了什麼。

搭上高速車的感覺很好,但那並不是刻劃在我靈魂裡所追尋的,所以當一切進入自動導航模式的時候,自發性的產生了下車的動作。


在北京的最後一週,到處吃了許多小吃。


晃了一些地方,見了一些人。
要說此行最大的收穫,我想不僅僅是在北京工作這件事,更重要的是遇見了許多朋友,如果不是因為這件事情我們不會相見。

走了,往我要的生活去了(好吧,果然還是很沒出息的覺得村上村樹就是我理想的人生)。


希望每個人都能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


  • 不要情感用事,對自己的思想保持警醒。 
    • 所以我拒絕了許多邀約,但現在看起來,也許接受就有機會不變成單身狗了,果然汪是汪不是沒有原因的,各種無緣。
  • 知行合一。 
    • 知道,和你本質上想做又是另一回事,當不去做的時候,應該要進一步去想說「為什麼我會不想做這件事呢?」是不是因為它違背了一些什麼。
  • 每天做瑜伽、內觀。 
    • 後半年沒做到,太慘了。
    • 之後要預留做這件事的時間。
  • 「你永遠都無法預測或完全理解一個人,每個人都是特別的,並有其過人、可學習的地方」用這樣的本心去對待每一個人。
    • 這倒是有。
    • 因為我喜歡這件事:觀察人。 
  • 養成上英文的習慣,每週6天。 
    • 歐法克,我後來把tutorABC砍了,因為顧問只會說我喜歡你的發音很標準很棒然後就沒惹很瞎。
    • 明年得換個形式看看。
  • 多益金色。 
    • 當初到底是為啥取消這條了?
    • 那2017來烤好了。
  • 降低購物量(我有的已經很夠了。)
    • 成功達成!2016年完全沒買任何衣服。
    • 17年繼續挑戰好了,因為出差的關係,衣櫃有一大半衣服沒帶去所以基本沒動。
  • 新增:盡你所能幫助能夠幫助的人。
    • 應該有吧?

好下一篇是明年要做的事情。

2016年12月19日 星期一

[電影] 你的名字

重點大概是在每一首歌都好好聽,我想收這部的OST(喂)。

https://youtu.be/VTGp2ZGOs6I


想起以前追動漫追最勤快的時候,聽的歌看的故事畫的圖。

有點感動但不到哭,幾年前的時候也許會真正的哭出來也說不定。

畫面真的很美,就算去過幾次日本,變成動畫之後這些畫面超級動人,無論是日光、夕陽和流星的光都很美,雖然有些地方的流暢性被太多小片段截斷了。

在電影院還有人拿起手機拍流星的畫面(還不只一個),我也是醉了。

以及默默發現導演還是一樣喜歡御姐、拉門、打開/切開的瞬間。



一直以來想盡辦法要找到你的名字,卻始終記不住。

在日本傳說中,相信「言靈」,你說出來的話會成真,並且「名字」具有非常強大力量,我記得神眉也有一集提到這件事:

傳說中在很久很久以前,言語是具有靈力的,「名字」是可以被「控制」的,所以你可以說「鳥,下來」,然後天上飛著的鳥就會馬上掉下來。

所以以前的人會有一個只有父母才知道的「真名」,以及在外面使用的「名字」,來避免被操控。

神隱少女(千與千尋)裡面有一段是千尋簽了自己的名字,然後湯婆婆把名字收到手裡,說你從現在開始就叫做「千」,象徵的就是千尋被操控了,她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名字。所以在之後白龍把她的東西還給千尋時,千尋看到大家送給她的卡片,才找回自己的名字(象徵脫離操控)。

後來的人雖然不這麼做了,但對於現在的日本人來說,如果是不熟的人,一定是先用「姓氏」稱呼,「名字」只有很親近的人才能叫(所以也是一種男女朋友互相確認的階段之一,旁人也會從你們之間的稱呼發現你們的關係)。

所以「藝名」、「假名」、「化名」都是常見的事。



(以下有雷)



故事從不知道為什麼,醒著時候總是在哭開始。

龍和三葉是同年的高中生,龍住在東京,三葉則是住在偏鄉,一個叫做系守鎮的小地方。

第一次交換的時候,兩個人都以為在做夢,但後來他們發現一週會交換兩到三次身體,原因不明。為了不讓彼此的生活受影響,他們做了詳細的筆記和各種規定。

然後龍一直會偷玩三葉的胸,這段實在太好笑了。
還有妹妹說三葉「真辛苦啊,對啊,畢竟是主角」,之類的小吐槽也很好笑。

龍打工的地方有一個漂亮的大姐,有了三葉的幫忙,兩個人有了第一次約會,那天剛好沒有交換,所以由龍進行了約會。

一直以來不斷交換的時空,在和御姊不是很愉快的結束約會之後停止了。

龍覺得很奇怪,拼了命去找尋追尋。

憑著一張在攝影展看到的樣子,他覺得可能是在某個山裡,然後學了繪畫,想辦法把印在腦子裡的,三葉所住的村莊,畫出來。

大概在那個地方,去了再問人吧,這樣想著的他出發了,到了車站才發現御姐和眼鏡男也跟著一起。御姐是為了追著龍,那麼眼鏡男(???)。

最後實在問不到人,在小地方吃拉麵的時候,老闆娘認出了那個地方,但從老闆的神色發現不妙。

老闆開著車帶龍到那個地點,才發現系守鎮在三年前,被彗星經過分裂產生的碎片擊中,整個鎮都毀滅了,大約500人死亡。

剛開始的時候讓你以為是同個時間,只是交換身體,但其實交換時有時間差,線索就在最前面編繩子的時候,奶奶說的,繩子,具有記錄時間的意義(結繩記事)。


龍翻找了資料,印證了這段過去的事,在死亡名單中發現大家的名字。

(接下來這段就記不太清了,因為真的太碎)

龍想起自己曾經供奉過神酒,最後找到了地點,喝了神酒(口嚼酒),再次交換了身體。


寫到這邊想到,龍手上的繩子在一開始的時候好像沒有看到,在中間的時候才突然冒出來的樣子,恩,但只有看過一遍應該不準。


國文老師上課說的黃昏時刻,也是有一說是黃昏是人世和那個世界交替的時候,所以時空交疊而能夠見面。

(errr這段又是順序記不太明⋯⋯)

總之他們最後在黃昏的時刻見面了,奇異筆掉下去的時候我心都碎了。

為了讓村子疏散什麼的作戰就全部pass吧不重要~(喂喂喂)
反正到最後就是皆大歡喜的結局雖然會小虐你一下,但大家可以放心觀賞的。


日本電影節奏一直以來會讓我有種感覺,就是前面鋪陳很好很細,但結尾(不知道是不是時間用完)總是收得有點倉促。

不過比起韓國片喜歡大家死光或是Bad end好多惹。

御姐最後大概是和眼鏡男在一起了吧,跟著一起旅行心機很重啊哈哈。

另外據說有小說番外篇,會解釋三葉媽媽(二葉)和爸爸之間的故事,有機會再去找來看。

(以上)

2016年12月18日 星期日

[電影]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在北京看的第一部電影。

120幀,全北京只有這一家有,要價290RMB,還很難搶得到,
跟我姊說的時候,她說:喔台北只要八百多台幣耶,而且都有位子(翻鍵盤)


也許是為了呼應高畫質技術,用了很多主角視角運鏡,想要讓觀眾能夠有身歷其境的感覺,但可能因為我本來就矮,所以那並不是我會看到的高度(反倒像是站在梯子上看事情的感覺),所以我就出戲了⋯⋯(你這樣對得起導演的用心嗎⋯⋯)

推薦馮迪索迷來看,可以一直聽到他說「I love you」。

好了胡鬧完畢。



從少年拍開始成為李安迷,很喜歡各種隱喻,特別適合看完之後找一個地方坐下來聊。


(以下有雷)


雖然不想回到戰場,但回家這趟所有每件事物,冥冥之中都在將他推回戰場。

就算不知道該怎麼做,一臉茫然,但總是能夠在關鍵的時刻,看到應該要做的事情,並且做出正確的決定。

---

時不時會想起幾幕

「It is sort of weird being honored for the worst day of your life」

不是用手槍或炸彈,是用刀。

他們可以輕鬆地殺死人,但也異常脆弱,聲音或是煙火,就會受到驚嚇。

雖然和明星同台很興奮,但到最後根本沒有人在意這種事,一直到上台前一刻才和他們說怎麼走,然後也沒有人帶他們下來。

原本以為是真愛,但她喜歡的不是真正的你,而是他的角色,而真正愛他的人,真心希望他能夠留下,但卻無法達成。

---

幾年前我也是以為人定勝天,只要下定決心,沒有做不到的事情,哪來藉口那麼多。
但最近幾年慢慢轉變了心境,尤其當你發現有些事情,冥冥之中自成定數的時候,不管是自己遇到的,或是身邊的人遇上的事。

會讓我去相信,這世界上的確有命中註定存在。

你知道你能夠做的,和實際上完成的,是完全不同的事。而且他們只會越來越遠,冥冥之中,你所下過的每一個決定,會將你推到現在。

有時候你會非常希望能夠看到事情會怎麼樣發展,那一個決定是「對的」。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希望有一個明確的指引,但那種東西從來就不存在,你得自己找一個,就算你什麼都沒找,什麼都不相信,「現世」仍舊可以把你推向某個未知的註定。

於是發現各種情感都是徒然,無論喜怒哀樂,該發生的依然躲不過,因為「殺你的子彈早已擊發」。我們都已經死亡,只是在那之前,夢一樣的經歷一些什麼。

那個破損的佛像,在死亡之後反而完好了,也許是因為接受了命運。

2016年6月3日 星期五

風格這件事



延續本blog圖文不符的慣例,
這是超撫慰人心的義大利肉醬千層麵(奧瑞岡餐廳)。


前言

今天其實是要來寫穿搭文的,不過要寫這個還是有點害怕XD,因為我覺得自己不算是會穿搭的人,只是剛好有掌握到自己的風格。

不需要去買所謂的「必備單品」,找到自己的風格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適合別人的,不見得你穿就會好看,而你自己最喜歡的東西,不見得能夠套在其他人身上,所以今天就只會針對「如何找尋風格」整理一下我自己的做法,用我自己的搭配來做舉例。

注意:請千萬不要照我的穿搭去買東西或做穿著搭配,因為真的不見得適合每一個人,你還是需要找到自己的風格。
當風格底定下來,就不需要常常煩惱要怎麼買/穿。可以多出許多的時間,去做其他事情。


風格建立


首先,開一個pinterest。
或是任何可以收集照片的app、網站,軟體。
只要看到或發現你覺得「這樣好看!」的照片都收集起來。

推薦pinterest,因為可以直接搜尋「women/men fashion」
把你覺得好看的穿搭收集起來,這個是我的收集:
https://www.pinterest.com/blink382/mixmach/

可以把逛網拍的時間拿來做這個,感覺是差不多的(而且還不用花錢)
這裡還有很多綁頭毛的方法啊,圍巾、領帶打結方法等等,非常實用。

大概收集到1-200張左右,就會發現打開來看起來差不多就是那樣的感覺,
然後會有看到一些想要擁有的衣服。

試穿

這個時候先不要急著逛網路衣服商店,而是找一天,去百貨公司(因為他們的服裝款式最齊全)找這些風格的衣服試穿。

重要:一定要去試穿!

這樣就可以大概知道自己喜歡的衣服裡面,有那些是適合自己的,有哪些是不適合的。
如果預算足夠,也可以直接購買。
不夠也沒關係,反正是試穿,回家再上網買類似的款式。

tips:

  • 有些櫃姐會臭臉,不用太在意。
  • 不知道怎麼拒絕,可以說:「阿,你們有___色嗎?(選一個檯面上沒有的顏色)」如果沒有,就說太可惜了如果有__色就好了,然後離開。如果櫃姐說要調貨,就說你不喜歡等,就可以脫身了。(拜託不要說是我教的XD)

因為有些東西好看歸好看,套在自己身上不知道為什麼看起來就怪。
有些東西看起來還好,一套上去意外超適合。
要做的就是找出這些「超適合你的衣服」。


我有的東西有那些

二種場合類型:

  1. 上班
    1. 平常上班:普通T+牛仔褲
    2. 出差:普通T+牛仔褲+防水外套(因為討厭潮濕又不喜歡撐傘)
    3. 重要會議:白襯衫+牛仔褲/窄裙+西裝外套
  2. 出去玩
    1. 野外:普通T+牛仔褲+防水外套
    2. 朋友聚餐:一件式洋裝+外套
    3. 高級聚餐(婚宴):短禮服

所以衣服量大約這些(多>少):

  • T恤(黑白灰、短袖七分袖長袖)最多(推薦素面T,就不用挑場合還要想)
  • 外套(依照季節分厚薄、場合分西裝/休閒)
  • 牛仔褲(淺藍、深藍、黑)
  • 洋裝(不超過10件)
  • 裙子(當牛仔褲全部拿去洗了沒乾才會出現)

其實我衣服跟牛仔褲什麼的都很便宜,
不過我的外套都是貴的。

雖然一般可能會覺得還好,但就受薪階級,是真的很貴,我有1件Aigle、2件MK,其他的外套也都是3k以上的貨色。

因為外套是一眼看過去面積最大的東西,絕對值得投資。
一件好看合身的外套會讓你上天堂。

原則&參考資料

偷抄名人。
其實我一開始也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不過我超喜歡安潔莉納裘莉。
然後發現她衣服都是黑、白、灰、膚色,偶爾綠色。
大概就那幾款XD

tips:搜尋名人的street style,看他們都穿什麼舒服又有型。
(Lady GaGa那種例外)

如果沒有特別喜歡的,就找身形與自己相似的名人,平常都怎麼穿,瘦子好打發就不貼了,特別收錄厚片人有型名單:

查克葛里芬納奇(Zach Galifianakis)

喬納希爾(Jonah Hill)(不過後來他跑去減肥,而且超成功XD)

瑪莉莎麥卡錫(Melissa Ann McCarthy)

梅根崔娜(Meghan Trainor)

瑞貝爾威爾森(Rebel Melanie Elizabeth Wilson)

蓋布瑞西迪貝(Gabourey Sidibe)


本來就不是瘦子就有型,厚片人也有很會穿的~

大概是這樣,如果有其他建議,也歡迎留言討論。

2016年4月4日 星期一

160404

耶耶是兒童節!

[1]
話說今年初的其中一個期許是:要分享對其他人有幫助的東西。
所以導致於blog文章變得有點兒硬。

也許是持續挖掘一些東西,越挖越覺得「啊啊,自己還要更努力才行啊。」

所以也只有真的能夠做出一點總結的時候,才會把心得分享出來。


[2]
好其實我只是待辦事項太多所以冒出來哭哭一下。

雖然有了清單很棒,但一恍神,不小心在某個任務沈迷或卡關,
後面的待辦事項就咚咚咚的塞車起來(阿阿好煩)。


[3]
這週發現了幾本很棒的書,等下週有空再把書摘整理出來。
這個連假結束了其實也不會非常難過,因為再上班三天又有假日了(花哈哈)。


[4]
新工作需要研究的項目感覺又是個新世界。

目前要做的事情好多,所以臉書也沒什麼時間放了啊有點糟,
可是看到好的東西還是盡量分享著。


[5]
應該說要先相信。

相信自己做得到,然後就會充滿幹勁的找出真的能夠解決的方案。
相信會變得更好,就可以毫無顧慮的拋棄現在所有。

相信這世界是能夠改變的,於是發現自己還有那麼多可以做的事情。
繼續加油!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

職業性格測試結果:ENTJ



執行官 - 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你坦誠、果斷,有天生的領導才能。你能迅速地看到不合邏輯和低能無效的方法和程序。你會不斷地添加和發展一個系統來解決組織性的問題。你喜歡給自己設定長期計劃並真正去完成它。你總是消息靈通、見多識廣,並且很善於向他人表達你所擁有的知識。你也很樂於向別人表達你的想法。
ENTJ名人:Napoleon Bonaparte(拿破侖),Emperor(帝王、將軍)
註意:這個性格測試尋找的是哪個是你天生的傾向,就像在問你是右撇子還是左撇子。圖中的百分比僅僅代表你在做題的時候對自己是左撇子還是右撇子有多確定。每個人一定有性格傾向性,可能明顯,可能不那麽明顯。一旦確定了你的性格類型,百分比就不是很重要,沒有“我是80%的內向的人”這種說法,就像沒有“我是80%的左撇子”。性格無優劣,了解自己不是為了給自己加標簽,而是為了發揮優勢控制缺點。
內向I還是外向E - 你把註意力放在哪裏,從哪裏獲得能量?
你是 E外向(Extraversion) 傾向, 關註自己如何影響外部環境:將心理能量和註意力聚集於外部世界和與他人的交往上,喜歡聚會、討論、聊天。
和你不同的人是 I內向(Introversion) 傾向, 關註外部環境的變化對自己的影響:將心理能量和註意力聚集於內部世界,註重自己內心的體驗、想法、點子、情感。更喜歡獨立思考和看書。
感覺S還是直覺N - 在接受和感知周圍世界的信息時,你更註意什麽?
你是 N直覺(iNtuition) 傾向, 喜歡抽象的理論和原理,關註事物的整體和發展變化趨勢。更重視靈感、想象力、獨創力,喜歡暗示、比喻、聯系性、可能性、推理、預測。
和你不同的人是 S感覺(Sensing) 傾向, 關註由感覺器官獲取的具體信息: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嘗到的、觸摸到的事物。更關註細節、喜歡描述、喜歡使用和琢磨已知的技能。
思考T還是情感F - 你是如何下判斷,作決定的?
你是 T思考(Thinking) 傾向, 重視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喜歡通過客觀分析作決定評價。顯得更理智、客觀、公正,認為原則比圓通更重要。
和你不同的人是 F情感(Feeling) 傾向, 以自己和他人的感受為重,將價值觀和和諧性作為判定標準。顯得有同情心、善良、和睦、善解人意,考慮行為對他人情感的影響。
Judging J or Perceiving P - How do you organize and design life.
你是 J判斷(Judging) 傾向,結果導向,喜歡作決定和下判斷。喜歡做計劃,願意進行管理和控制、結果導向,更看重完成任務。在生活中的表現是希望生活井然有序,按部就班有條理,尊重時間期限。
和你不同的人是 P感知(Perceiving) 傾向, 需要搜集更多的信息再作決定。所以他們試圖去理解和去適應,重視過程,會隨信息的變化不斷調整目標。生活中的表現是他們傾向於留有余地,喜歡寬松自由的生活方式,可能有些沒有條理。

2015年9月14日 星期一

與其期待下一個假期,不如過個不會想要讓你逃避的人生

“Instead of wondering when your next vacation is, maybe you should set up a life you don't need to escape from.”


― Seth Godin



話是這麼說,不過正在迷惘的道路上前行。

看再多別人的故事也不會變成自己的,所以戒掉臉書。

為了找尋該走的道路,而在時間的夾縫中崎嶇前行,

總是比還沒開始好上一些。

2015年8月25日 星期二

螃蟹鍋

開始找秋季餐廳。
是說天還這熱找什麼鍋(而且找著找著還餓了是哪招)

用螃蟹鍋google找到了謎樣的東西啦




貨真價實的螃蟹鍋。

感覺應該要買起來,以後萬一很窮吃不起螃蟹就煮這個鍋,
吃什麼都是螃蟹、天天都吃螃蟹、滿滿的螃蟹。


什麼鬼啦XDDD